个人资料

apollolx

自述:非法传销的反对者;拿牌直销的修正者;中西文化的调和者;养生保健的融通者;天下文章的拿来者;微言大义的思考者;自强不息的实践者;万柜联盟的探索者。 

文章数量:2242

点击人次:8383833

博文分类
搜索
【转载】 安东尼·罗宾 潜能成功学 (26)——第二部 激发思维潜能 第二章 认识自我——潜能开发的源泉 第三节 自我认定——主宰人生的工具 (一)

飞雁之家——飞雁商学院

 

第三节 自我认定——主宰人生的工具

 

一 自我认定决定潜能发挥的多少

 

有些信念是很特定的,例如你对某位特殊朋友抱着什么样的信念,他的所做所为就会决定你对他有什么样的看法,就像是你一直认为他是个好好先生,哪怕有一天他发了个大脾气,你也不会认为他有什么不对,因为你所持的信念影响了你对他的认知,可是这却无法影响你对具有相同行为的其他人的认知。像这样的信念,只影响你人生的某个特定范围:你与这位朋友之间的关系。

 

然而,有些信念带给我们人生的影响却是全面而久远的,像这种信念被称之为“普及性信念”。比如说我们对人性的普遍看法,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待友之道,对其他的陌生人也是一视同仁。像这样的信念会深深影响着你的事业、婚姻及其他各种人际关系。

 

此外,像对于“有限与无限”的普遍看法,也会决定你在时间、精神、金钱这方面的使用,例如若是你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有限——金钱有限、潜能有限、时间有限、爱心也有限——那么自己就会生活谨慎和恐惧,唯恐有一天用得超支。这种资源有限的信念,会深深影响你对邻居、同事、财力及机会的各种看法。

 

普及性信念对我们的人生固然有很大的影响,可是影响我们认知最大的却是那些最根本的信念,它们一直控制着我们人生的重大决定。之所以会如此,是因为它们涉及了我们的“自我认定”,也就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定。

 

能不能完成一件事、是不是能做出点成绩、能不能发挥潜能,事实上这跟我们实际拥有的能力并无多大关系,而真正有关系的是,我们对自己到底是怎么个认定法?什么是自我认定呢?那就是心中相信对自我所设下的“定义”,也就是这个定义使得我们跟其他人不同,不管这个定义下得好或是不好,甚至于根本就无所谓。就是对这份“自我”的定义太坚信了,以致于我们给自己的人生画下了疆界、设下了障碍。

 

安东尼·罗宾说的好:“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无尽的,然而能发挥多少,就全看我们对自我是怎么认定的。”比如说,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个有能力、有才华的人,那么就会发挥出符合你这样认定的一切天赋;同理,不管你认定自己是个“窝囊废”或“疯子”,还是认定为是个“赢家”或“风云人物”,这都会马上影响你对自己能力的支取。或许你曾看过一本名叫《课堂上的皮格梅利恩》一书,它详尽地叙述一群学生因为领悟出自己所拥有的天份,在很短时间内就有惊人的成绩表现。

 

研究学习成效的专家经常发现这一点:教师对于学生抱持什么样的看法,会深深影响学生们对自我认定的形成过程,从而左右了他们所发挥出来的潜能。有一项研究计划是这么做的,研究对象是一群教师,他们被告知新教的班级中有哪几位学生是优等生,如何使这些学生在学业上有杰出表现,是这些教师们的重要任务。正如这项计划所预期的,那几位学生日后学业的表现果然都名列前茅,事实上他们的智商都只在一般水准,有几位甚至还在中下程度。但这个计划刻意认定他们是优等生——故意造成那些教师的错觉——结果反而使那些教师真把这群学生教出了杰出成就。

 

这个道理并不局限于上述这个例子,事实上它也适用于其他人,别人怎样看我们往往就主宰了他们怎样待我们,却不管我们是不是如他所认为的那样。比如说,如果某个人认为你是个骗子,即使你是个老实人,也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,但每当你做什么事,他就会以怀疑的眼光看你,认为你背后有不良的企图。尤其让人遗憾的是,不管我们做得再好,却常常改不掉别人为我们所设定的角色,以为自己就是如他们所讲的那样。在此要请各位记住,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能力,只要我们能够改变对自我的认定就成了。

 

我们常常会一味地认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却无视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正确,也就是因为这样主观的认定,却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人生。

 

衡量我们整个人生,便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所遭受的痛苦是因为未能坚持,然而也就因为能够坚持到底,往往就得到许多快乐。各位不妨想一想,对于那些说的是一套、做的却是另一套的人,我们给他贴上的是什么样的标签?是伪君子、是变色龙、是墙头草。这种人没有原则、没有立场、不能够信赖、也不值得信赖。像这样的标签你希望被别人贴在身上吗?你希望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吗?相信各位的答案绝对是“不”!然而当我们坚持所相信的,特别是在公开场合表明立场——你是怎么想,将要怎么做——那么这会鞭策你、督促你,使你无视于个人的利害,而不敢须臾忘却对他人所许下的承诺。

 

相反地,当你能够坚持原则、把稳立场、信守承诺,那么就会有许多的好处等着你。对这样的人我们是怎么形容的,各位可知道吗?是忠诚可靠的、是足似信赖的、是可以托付的,你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标签来形容你吗?你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吗?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。当你能够表里一致、始终如一,那么就能得到所企望的快乐,避开你所不希望的痛苦了。

 

二  自我认定主宰了人的一生

 

你坚决相信自己的脑子不灵光,那么这个信念就真的控制了你的脑子,使它无法灵光起来。这跟学习的方式不对而导致学不好是不同的,因为当有了好的老师在一旁指点,学习的成效便能很快地增进。

 

大多数人认为改变学习方式并不是件难事,可是对于改变自己——改变认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——却认为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,这也就是何以我们常会听到一些人说:“我就是这个个性,改不掉了”的原因。人生若是抱持这种态度,根本就是在扼杀可能的机会,从而给自己留下永久而无可改变的问题。

 

一个人吸毒,若有决心戒,那么就可能戒除,这虽然做起来不易,可是当他戒除之后,从此就不大可能再犯。相反地,若是那人认为自己已经无可救药,那么就算是被强制戒除,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他依然会再犯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?原因就在于后者已认定自己戒不掉这个毒瘾。各位若不健忘的话,在前面我们曾说过,一个人一旦相信了什么,就会看不见跟它相反的一面,那怕证据确凿也难以相信,甚至还会为这个“信念”而拼命。上述这个例子里的人,就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永久脱离毒品的挟制,所以就永远成为毒品的俘虏。

 

事实上,他吸食毒品乃是下意识的决定,结果自己不但不敢面对事实,反倒推诿已无法自拔。当他认定“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”时,在其神经系统中就会建构起这样的神经链,从而控制住他的行为,使他一再地重蹈吸毒的覆辙。

 

何以会这样呢?因为大部分人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都会心存恐惧,也因此时时刻刻在寻求一种“确定感”,当他一觉得有任何不确定感时,内心就隐然产生痛苦。一件熟悉的事就算是明知会有痛苦,我们也能够忍受,但却很难去面对陌生的事。无情的是,当前这个世界变化得极快,不论我们所面对的是人、工作、环境或信息,瞬息之间它就会成为陌生,所以我们若不是尚有那份对自我的确定感,就真不知道要怎么样去面对这个世界。

 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当你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在面对问题时会作出哪种决定?你会如何建构出自己的价值体系、信念或原则呢?你是怎么来判断对错好坏或根本不去理睬?当一个人自认为是个无药可救的吸毒者,要想救他的最大困难是:到底要把他的自我认定改变成什么样子?是改变成“戒毒者”吗?这么做并不能改变他的自我认定,只不过呈现出他后来的状况而已。是“不再吸毒”吗?这也无济于事,因为那只能治标,日后很可能老毛病再犯。然而当他重新认定自己,比如说是个“基督教徒”、“回教徒”、“犹太教徒”或“佛教徒”,甚至于是个“领袖人物”——不管是什么,只要不跟“毒”有关——那么他的行为就会跟着改变。当我们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了新的看法,我们的行为就会跟着改变,为的是支持这个新的身份。

 

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位体重超重的人,当他认定自己是个“大胖子”,自然就想努力节食。短期间内他可能会减掉一些体重,可是由于他这个“大胖子”的自我认定,却会引导着他的行为,最后他又会恢复先前的体重。之所以会如此,乃是要跟他的自我认定相符合。人生实在是奇妙,不管我们是怎么地认定自己,哪怕那种认定是不好的或有害的,最终我们的人必然会跟着那种认定走。

 

所以,我们若是想真正地有所改变,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自我重新认定,就像上述例子的那位吸毒者,他不能一直认为“我是个戒毒者”,而要改为“我是个健康人”或是“我是个自由人”。不管你要怎么认定自己,反正就是不要跟毒品扯在一块儿。日后当再有毒品来诱惑他时,他的直觉反应就不再是到底该不该吸毒,而是很单纯、很直截了当地回答:“我才不是那个吸毒的人,他早已死了。”就像体重超重的,他必须把他的自我认定从“大胖子”转换为“活力充沛且健康的运动员”,这个新的认定能改变他的行为,不管是饮食方面或是运动方面,目的都在于造成身材上的长期改变,好与他的新身份相配。乍看之下,这种转变好象是在玩弄文字游戏,然而不容讳言,它对人本质上的改变还真是奥妙。

 

事实上,只要对自我认定有一丁点的改变,你整个人生就会相对跟着改变。若是不相信的话,我们就再拿那个吸毒者的例子来谈一谈。他之所以会去吸毒,不用说一定是信念跟一般人大不相同,这包括他长期的感受、提问自己的问题、引导他行为的价值观、支持他信念的心态等,因为一般人对自我的认定多是一些正常的角色,例如一位运动员、一位教师、一位工人或一位情人,不是吗?上述影响自我认定的因素,并不是都有完全的效果,不过其中几样倒还真能把主宰系统全然改观。

 

三   人生随着自我认定的改变而改变

 

如果你在生活中一直尝试作某些特别的改变,可是却一再地失败,不用说一定是你所希望的改变跟你的自我认定不符所致。安东尼·罗宾认为,自我认定可以从一再尝试改变着手,只要你能表里如一,最后就终必能够成功。

 

如果你还有进取心,更可以去扩展这个自我认定,它必然可以迅速且奇妙地改善你的人生品质。

 

你愿不愿意帮助一个陌生人而忍受抽取骨髓之痛?大部分人对此都会大声地拒绝,不过在1970 年进行一项研究显示,如果借着信念的改变而改换成新的自我认定,那么许多人都愿意慷慨地接受这项手术。

 

研究也显示出,那些实验对象一开始得先作一点小小的允诺,随之便被要求要做两件小事,使得他们觉得若是不帮助人就有些“违反本性”。这时其中就有不少人因此而产生新的自我认定,认为自己是个“捐赠者”,只要别人有什么用得着他的地方,就很愿意无条件地提供帮助。一旦他们有了这个念头,这时再要求他们捐赠骨髓,几乎每个人都欣然答应,不管是要付出时间、金钱或要忍受有关的痛苦,这全是受他们新的自我认定所影响,因为此时他们已把自己视为是一位捐赠者了。由此可见,世界上能主宰行为最有力的工具莫过于自我认定了。

 

或许你会问:“自我认定不是受限于个人经验吗?”不对,它并不受限于个人的经验,但却受限于对个人经验的诠释,你怎么来认定自己是取决于你的决定,到底你想把什么套在自己的身上?你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,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:你怎样去认定自己,你就会有怎样的人生。

 

Crisis 的中文意思是危机,它具有双重意思,一是危险,一是机会。

 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要他改变某些行为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,然而要他改变自我认定那就不简单了,甚至于还会招来他的敌意。一个人最根本的信念就是对自我的认定,而其被触犯乃是最无法忍受的痛苦,有些人就因为坚守对自我的认定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。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他那本名著《悲惨世界》中,以很戏剧化的手法诉说了这个道理。故事的主人翁冉阿让由于偷了一条面包给饥饿的家人,结果被捕而判了几年的劳动改造。在此期间他虽是服刑,可是心里并不接受警方加在他头上“贼”这个罪名,因为他是不得已而去偷窃的。当他刑满出狱时,四顾茫然而不知何去何从,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下等工作,却不时得忍受周围之人的歧视和斥责,只因为他有犯罪的前科。

 

在走投无路的状况下,最后他认命地接受了社会硬加在他头上的标签,既然大家都把他当成个贼,那么他就去作个贼。有一次他饥寒交迫,结果碰到一位好心的神父收容,不但给他吃的,还让他在那里住宿一晚。因为他自认为是个贼,所以偷了神父家中一组贵重的银器,然后摸黑不告而别。没想到在路上遇到警察的盘查,发现他不但犯有前科,同时背袋里竟然还有神父的贵重财物——这要是被查出来是偷窃的话,必然会被判刑终身劳动改造。

 

随后他被警察带回到神父那里对质,但神父坚称那些银器是送给冉阿让的,同时还说他漏掉了一对银烛台没带走。冉阿让没料到神父竟然会这么说,待警察离去后,更让他惊讶的是神父不但没追究,反而让他带走这些银器,好重新做人。

 

这下子冉阿让迷惑了,不解为何神父会相信他改邪归正?为什么不干脆把他诉之于法?他只记得神父说他们是弟兄,他从此不再为罪所挟,是个规规距距的人,更是上帝的孩子。神父这番话对冉阿让产生很大的冲击,一下子扭转了他先前的自我认定,随之他撕掉了服刑的证明文件,迁移到另外一个城市,重新做人。当他换了新的自我认定,整个行为也跟着改变,热心公益,很快地便成为当地的知名人物。

 

然而有一位名叫沙威的警探却不相信冉阿让,始终死盯着他,并想把他绳之于法。当沙威被革命分子抓住,交给冉阿让处置时,他本有机会把沙威解决掉,可是却宽宏大量地饶了沙威的命。沙威在过去那些年里一心想缉拿冉阿让,没想到最后才发现他是个好人,或许比自已还要好,这下沙威才发现真正的坏人是自己,因为他一直在逼害冉阿让这个好人。在无法面对自己的“新面貌”情况下,最后沙威纵身跳进汹涌的塞纳河里自尽了。

 

 

返回《飞雁商学院》子目录

 

 

 

«上一篇:安东尼·罗宾 潜能成功学 (25)——第二部 激发思维潜能 第二章 认识自我——潜能开发的源泉 第二节 自我评估——拓展自我的关键 (三)   下一篇:安东尼·罗宾 潜能成功学 (27)——第二部 激发思维潜能 第二章 认识自我——潜能开发的源泉 第三节 自我认定——主宰人生的工具 (二) »

评论(0) 点击次数(2798)
评论(共0条评论)
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。